馬戲班 The Circus Theatre Group
  • 關於馬戲班
  • 演出
    • 離境大堂
    • 墨迷宮
    • Father in the Hole
    • 再見。貝克特
    • 逆水行
    • 窒道
    • 導演沙龍
    • 叩問
    • 坑爹啦 之 死唔斷氣
    • 坑爹啦
    • 傻姑娘與怪老樹
    • 灰闌珊
    • 南京‧淘盡愛‧英雄
  • 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20-2021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8-2019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6-2017年度課程
    • 第二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4-2015年度課程
    • 第一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3-2014年度課程
    • 叩問系列 -「由身心而發」的肢體經歷
    • 叩問系列 -​ 何應豐x馬戲班:舞台上的(不)完全書寫
    • 自我發現 ‧ 潛修閉關體驗營
    • 當代導演工作坊
    • 演者短期課程 - A. 戲劇形體訓練 | B. 聲音與語言入門工作坊
    • 全方位的戲劇訓練 系列 1) 2) 3)
  • 教育
  • 藝術與社會
    • 《身體其實比你更懂得創作》(文:梵谷)
    • 《形體戲劇:並非如你所想的一樣》(文:梵谷)
    • 《心體一技》(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拋開技術,返回原點》(文:黃家駒)
    • 《太極,作為一種武術、表演訓練與藝行》(文:黃家駒)
    • 《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文:梵谷)
    • 《解構 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如何回應時代、市場和你的需求》(文:黃家駒)
  • 聯絡

當代導演工作坊

甚麼樣的導演
​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

理解「導」和「演」之間的重要關係

本工作坊的特點在於以當代戲劇理論為基礎,利用講課及研討方式,讓學員接觸多種從過去到現在對戲劇影響深遠的表演體系,及理解當中不同的美學追求,從而令學員可以藉此思考「作為導演,你追求的是什麼?」這一個對導演責任極為重要的問題。

本工作坊亦特別著重於「導」和「演」之間的關係。我們將透過多種東西方不同表演體系的演員訓練方法,讓學員直接以第一身體驗演員於訓練與排練時的所作所想,再以示範及實踐方式讓學員理解:如何在導演工作中引導演員於排練中挖掘自己,以達到導演的排練目標。
導師:
吳偉碩(梵谷)
日期:
2014年 8/5、12/5、15/5、19/5、22/5、26/5、29/5、5/6、9/6、12/6
​(逢星期一、四,共10堂)
時間:
7:30pm - 11:00pm
名額:
15人
費用:​
$3500 (全日制學生報讀課程可獲減$300)

課堂內容

​探討包括:
  • 劇場表演的類型:呈現式 (presentational) 和再現性 (representational)
  • 布萊希特「間離效果」舊解和新解:演員和導演的第三隻眼
    (Alienation Effect and the Third Eye)
  • 劇場的儀式性:生命力量的放大和超越
    (Theatre and its Double, Ritual and Holy Actor)
  • 完全劇場:互動和有機(個人的、集體的)
    (Total theatre: Individual Organic and Group Dynamic)
  • 從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現代:目的/「驅力」的心理內容和身體內容
    ​(intention/inner impul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 彼得‧布魯克眼中的東方美
  • 你是個甚麼樣的導演?
图片
图片
圖片

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
文/吳偉碩 ( 梵谷 )

導演和表演技術,從來是相生的。用簡單的話說,就是: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甚麼樣的演員。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為了追求他的寫實美學,結果展開了史氏體系表演研究和訓練。曾經和他一起工作過的梅耶荷德(Vsevolod Meyerhold),懷疑自然主義所抱擁的「真實」觀念,於是離開了由史氏領導的莫斯科藝術劇院,從傳統戲劇及電影技術吸取靈感,提出了生物機械論、戲劇性主義及建構主義三大主張,由此而設計出他所主張的演員表演技術要求。後來有法國的阿圖(Antonin Artaud),對戲劇表演力量和觀眾關係提出嶄新的詮釋,雖然在演員訓練上未有建立清楚明確的訓練系統,但也用文字記下不少他對演員訓練的方向性要求。還有像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布魯克(Peter Brook)等一些影響深遠的導演,在追求他們鍾情的劇場美學和藝術價值的同時,無一例外地也對演員訓練提出屬意於他們的技術或系統要求。

上面所提及的導演名字,之所以為後人所知,原因並非僅在於他們的導演作品,而是在於透過結果呈現出其想法的同時,他們也提出了與前人或同輩人所不同的劇場美學理念。當中的關鍵是,他們依靠了一些能夠理解和成就他們追求的演員來實現他們的追求,既然身邊沒有能幫助的人,他們就去創造一些能幫助他們的人。
​
回應開首一段話,也可以延伸說: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


​​2014年3月11日
图片


課後記錄

導演沙龍延伸節目-工作坊交流日

​為了鼓勵參加導演沙龍的各位導演和演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亦鑑於帶領演前工作坊為一位導演的必要工作,我們特別安排一個晚上,讓各位導演帶領約30分鐘的「工作坊」給其他導演和演員參與,讓導演們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劇場觀、沙龍作品的創作理念及當中的經歷。
課堂上的導演們
導演沙龍延伸節目-工作坊交流日
導演沙龍延伸節目-工作坊交流日
導演沙龍延伸節目-工作坊交流日
導演沙龍延伸節目-工作坊交流日
更多照片

導演沙龍 -「當代導演工作坊」公開研習

​在經歷馬戲班主辦之「當代導演工作坊」後,其中七位學員將讓課堂中的探索精神延續,把課堂中的思緒和自我想像加以發展,嘗試聚焦自身內觀和挖掘資源,自主的採索自己關注的主題,並以七個不同的小演出和觀眾分享,共同經歷。
演出詳情
图片

© 2017  馬戲班  The Circus Dram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