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班 The Circus Theatre Group
  • 關於馬戲班
  • 演出
    • 離境大堂
    • 墨迷宮
    • Father in the Hole
    • 再見。貝克特
    • 逆水行
    • 窒道
    • 導演沙龍
    • 叩問
    • 坑爹啦 之 死唔斷氣
    • 坑爹啦
    • 傻姑娘與怪老樹
    • 灰闌珊
    • 南京‧淘盡愛‧英雄
  • 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20-2021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8-2019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6-2017年度課程
    • 第二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4-2015年度課程
    • 第一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3-2014年度課程
    • 叩問系列 -「由身心而發」的肢體經歷
    • 叩問系列 -​ 何應豐x馬戲班:舞台上的(不)完全書寫
    • 自我發現 ‧ 潛修閉關體驗營
    • 當代導演工作坊
    • 演者短期課程 - A. 戲劇形體訓練 | B. 聲音與語言入門工作坊
    • 全方位的戲劇訓練 系列 1) 2) 3)
  • 教育
  • 藝術與社會
    • 《身體其實比你更懂得創作》(文:梵谷)
    • 《形體戲劇:並非如你所想的一樣》(文:梵谷)
    • 《心體一技》(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拋開技術,返回原點》(文:黃家駒)
    • 《太極,作為一種武術、表演訓練與藝行》(文:黃家駒)
    • 《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文:梵谷)
    • 《解構 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如何回應時代、市場和你的需求》(文:黃家駒)
  • 聯絡

​2018-2019年度
第二屆「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

「心體一技」,強調的是「心、體、技」;也強調「一」,是三者分開又合併的「一」,是形成個人的「一」。當然,這樣也可以說成是技法,從技入道,長期修持的,是每個人應該珍視,挖掘並願意塑造和創造的「一個自己」。​

2013-2015兩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年度課程,以及2016-2017「心體一技」表演研習年度課程,馬戲班在香港建立出一套別樹一幟而全面的訓練系統,於業界內甚有迴響。今年,我們再次邀得本團顧問、資深專業戲劇藝術工作者吳偉碩(梵谷)老師授課!
​

課程介紹

由今年十月中起,為期八個月,時數為380小時的「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除保留過去課程的表演訓練內容之外,更加強調學員的研習精神,在不同訓練內容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中,透過在應用習作強化個人調和。是次課程以從「演」到「活」為發展方向:以學習、認識表演作為起點,並以面向個人生活發展為追求。學員經過長期密集並專注的訓練和研究,培養具有創造力,行動力和敢於追問藝術人生和實踐自我的「表演行者」。
導師:
吳偉碩(梵谷)  
日期:
2018年10月14日-2019年6月
時間:
逢星期二、四 7:30pm-11:00pm
逢星期日 2:00pm-10:30pm
時數:
共 380 小時
上課地點:
流白之間
對象:
24歲或以上 (報讀人士必須參加面談)
名額:
10人
學費安排:
全期課程費用為$19000,(共380小時,平均每小時只需$50)
出席率達90%之學員將獲頒發修畢證書一張
學員將不會因缺席或中途退出而獲發還已繳付之任何學費

通過甄選學員,須於1/10/2018或之前繳交$7000留位費以確認學位,而其餘學費則分期繳付,詳情請向本劇團查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課程內容​

基 礎 訓 練​
​(身體的)​
  • 理解、開拓與「心靈驅動力」的對話能力
  • 掌握、強化身體行動的「知覺力」
  • 理解、運用「行、走、坐、臥」行為的目的性和表演性
  • 理解、掌握、強化「能量」的溝通作用和「能量」的相對性和流動性
  • 認識關於身體表現的「空間性」和「節奏性」
  • 建立、掌握表演上關於互動的和有機的工作反應能力
聲 音 訓 練
​​(呼吸和身體的關係)
  • 認識聲音的「表演性」
  • 理解、掌握身體「能量中心」和「呼吸」的關系與及運用
  • 聲音的震動和內臟的震動
  • 聲音與文字關係
跨文化的理解
(與亞洲傳統劇場表演對話)
  • 認識表演手段和人類生活經驗的因果關系
  • 理解、掌握不同的身體運動形式對個人感觀的不同刺激和影響
角色和演員關係
(從自我進入他我——身體和心理結合的應用)
  • 分辨「演員本能」和「角色本能」,並使兩者結合,從而創造由個人發展出的「角色形象」
  • 理解、分辨、掌握文字的「個人反應」和「戲劇反應」
  • 關於人物和戲劇行動的心理分析
進階研習
​(核心意識和自傳體意識的統一掌握和應用)
  • 對「虛實」和「寫意」等內容進行研習應用
  • 開拓「文字」和「身體」的關係 (我身寫我口)
  • 個人創作——讓「自我」與身體各種「神經反應」作出對話

吳偉碩 ( 梵谷 )

​吳氏於大專新聞系畢業後,進入電視台任職編劇多年。其間學習現代舞,從事舞蹈及戲劇評論工作,並多次參予本地劇團「沙磚上」、「瘋祭舞台」之演出。後往倫敦攻讀東西方戲劇碩士課程。再赴新加坡入讀由郭寶崑創辦之「劇場訓練與研究課程」,接受東西方多種傳統和當代表演體系之訓練。回港後,全身投入舞台表演,參予不同類型不同風格和誇媒界的演出項目。亦曾先後遠赴歐、亞多個城市演出或參予創作交流和教學工作。

除了演出以外,吳氏亦並繼續從事個人對表演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出任香港浸會大學兼職講師,香港兆基中學多媒體和表演藝術課程表演訓練導師,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全職講師。吳氏成立表演研究中心,完成了《太極與表演訓練關係》的第一部份研究工作,並憑過去訓練、研究和教學的經驗,整理出一套結合心理和身體運用的演員訓練系統。

吳氏亦為香港一位資深藝評人,過去在不同報章雜誌發表評論文章,亦曾出任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主席,協助教育、推動本地藝術評論風氣和藝評文化。
​
除此以外,吳氏亦有從事劇本創作和導演工作。並且是新加坡「外傳統游藝團」Traditions & Editions Theatre Circus創團成員,香港劇團「馬戲班」藝術顧問和「香港表演研究中心」主研究員。目前,出任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形體戲劇一年制表演訓練課程課程設計和導師。
图片


課後記錄

課堂
​畢業展演:《鄭和的後代》

© 2017  馬戲班  The Circus Dram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