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班 The Circus Theatre Group
  • 關於馬戲班
  • 演出
    • 離境大堂
    • 墨迷宮
    • Father in the Hole
    • 再見。貝克特
    • 逆水行
    • 窒道
    • 導演沙龍
    • 叩問
    • 坑爹啦 之 死唔斷氣
    • 坑爹啦
    • 傻姑娘與怪老樹
    • 灰闌珊
    • 南京‧淘盡愛‧英雄
  • 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20-2021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8-2019年度課程
    • 心體一技 表演研習工作坊 2016-2017年度課程
    • 第二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4-2015年度課程
    • 第一屆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課程 2013-2014年度課程
    • 叩問系列 -「由身心而發」的肢體經歷
    • 叩問系列 -​ 何應豐x馬戲班:舞台上的(不)完全書寫
    • 自我發現 ‧ 潛修閉關體驗營
    • 當代導演工作坊
    • 演者短期課程 - A. 戲劇形體訓練 | B. 聲音與語言入門工作坊
    • 全方位的戲劇訓練 系列 1) 2) 3)
  • 教育
  • 藝術與社會
    • 《身體其實比你更懂得創作》(文:梵谷)
    • 《形體戲劇:並非如你所想的一樣》(文:梵谷)
    • 《心體一技》(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拋開技術,返回原點》(文:黃家駒)
    • 《太極,作為一種武術、表演訓練與藝行》(文:黃家駒)
    • 《甚麼樣的導演就需要懂得甚麼樣的演員訓練》(文:梵谷)
    • 《解構 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文:梵谷)
    • 《Psychophysical Acting 如何回應時代、市場和你的需求》(文:黃家駒)
  • 聯絡

​2016-2017年度
「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

「心體一技」,強調的是「心、體、技」;也強調「一」,是三者分開又合併的「一」,是形成個人的「一」。當然,這樣也可以說成是技法,從技入道,長期修持的,是每個人應該珍視,挖掘並願意塑造和創造的「一個自己」。​

馬戲班與香港表演研究中心合作,於2013-2015兩年舉辦了兩屆的「Psychophysical 表演訓練」年度課程,以其於香港別樹一幟而全面的訓練,於業界內甚有迴響。二零一六年十一月,隨著藝術方向的進展,我們決定將「Psychophysical表演訓練」戲劇課程改名為「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並再次邀得本團顧問、資深專業戲劇藝術工作者吳偉碩(梵谷)授課!
​

課程介紹

為期七個月的「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除保留過去兩屆Psychophysical表演訓練內容之外,更加強調參加者的研習精神,在應用習作中強化個人調和不同訓練內容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個工作坊,以學習、認識表演作為起點;以面向個人生命發展(表演的、生活的)為追求。透過密集,長期而專注的訓練和研究,培養具有創造力,行動力和敢於追問藝術人生和實踐自我的「表演行者」。

關於「心體一技」的理念,請參看頁底文章。
導師:
吳偉碩(梵谷)  
日期:
2016年11月23日-2017年7月
時間:
(2017年3月4日前)
星期三、五    7:30pm-11:00pm
星
期日            2:00pm-1030pm

(2017年3月4日後)
星期二、四    7:30pm-11:00pm
星期六            2:00pm-1030pm
時數:
共 350 小時
上課地點:
流白之間
對象:
24歲或以上 (報讀人士必須參加面談)
名額:
10人
學費安排:
全期課程費用為$16000,(共350小時,平均每小時只需$45.7)
出席率達90%之學員將獲頒發修畢證書一張
學員將不會因缺席或中途退出而獲發還已繳付之任何學費

通過甄選學員,須於12/11/2016或之前繳交$6000留位費以確認學位,而其餘學費則分期繳付,詳情請向本劇團查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課程內容​

基 礎 訓 練​
​(身體的)​
  • 理解、開拓與「心靈驅動力」的對話能力
  • 掌握、強化身體行動的「知覺力」
  • 理解、運用「行、走、坐、臥」行為的目的性和表演性
  • 理解、掌握、強化「能量」的溝通作用和「能量」的相對性和流動性
  • 認識關於身體表現的「空間性」和「節奏性」
  • 建立、掌握表演上關於互動的和有機的工作反應能力
聲 音 訓 練
​​(呼吸和身體的關係)
  • 認識聲音的「表演性」
  • 理解、掌握身體「能量中心」和「呼吸」的關系與及運用
  • 聲音的震動和內臟的震動
  • 聲音與文字關係
跨文化的理解
(與亞洲傳統劇場表演對話)
  • 認識表演手段和人類生活經驗的因果關系
  • 理解、掌握不同的身體運動形式對個人感觀的不同刺激和影響
角色和演員關係
(從自我進入他我——身體和心理結合的應用)
  • 分辨「演員本能」和「角色本能」,並使兩者結合,從而創造由個人發展出的「角色形象」
  • 理解、分辨、掌握文字的「個人反應」和「戲劇反應」
  • 關於人物和戲劇行動的心理分析
進階研習
​(核心意識和自傳體意識的統一掌握和應用)
  • 對「虛實」和「寫意」等內容進行研習應用
  • 開拓「文字」和「身體」的關係 (我身寫我口)
  • 個人創作——讓「自我」與身體各種「神經反應」作出對話

關於「心體一技」的理念
文/吳偉碩 ( 梵谷 )

​今年起課程要改名了,Psychophysical表演訓練似乎不能再清楚表達到我要從事表演訓練的目的。
​
有一天,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表。外表、表面、表示。演。演化、演說、顯示。兩者為外,但若無包裹核心,便索然無味。

表演的核心,其實就是演員在舞台上所展示出的「生命力」。但這「生命力」,卻是包含著如表演行動的能量、表達的精確性、當下反應、思維的深度、感受的厚度、對生存經驗的掌握,恰當的選擇等等充滿著個人色彩和能力的內容。

有說:形而上之謂之道;形而下之謂之器。器是工具,是技術,是可見的,是匠。唯有願意尋道,才有機會超脫形而下的束縛,展示出「生命力」。我以為,一個演員,唯有抓到他的獨立自主性和對個人藝術生命的超世俗價值,才能更好地利用技術,而非被技術所用。

所以,近代所謂的「演員中心」論,於我,倒不如說,是「人的中心」論。在舞台上,我們探討的不外就是「人」這個大命題。如果演員不能首先獨立於劇場之外,成就他自身作為一個人的獨立內容,那麼,所謂「演員中心」論,也不過是屬於「某一表演派系的中心論」吧了。   是的,身體為外,技術為顯示;心,在內,情動於中。兩者互有根據,互相支援。所以從前說「身心合一」。但其實一直都知道,身體會影響思想,思想亦會反過來影響身體。也就是說,「身體的技法」會對自由思想構成束縛,而習慣性的想法也會控制了身體的「行動理由」。所以,很多時候,表演訓練,反而會變成了演員頭上的緊箍罩。

到底,就我認識所知,近代所有的表演訓練體系,都是就不同導演的藝術追求而發展出來,而我想叩問的,反而是,有沒有從表演者的角度出發而發展出來的表演訓練方式?

​過去幾年,開始從「身體—腦袋」(Body-Brain)的角度看人的生存,終於,懂得回到最根本。借用神經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的話說,對生存的掌握,應該是「核心意識」和「自傳體意識」連繫身體的完整反應。這說的就是當下和個人歷史連繫身體感觀的作用。台下如是,我想,台上亦應如是吧:技藝、表演、舞台,源自生命也回歸生命。

「心體一技」,強調的是「心、體、技」;也強調「一」,是三者分開又合併的「一」,是形成個人的「一」。當然,這樣也可以說成是技法,從技入道,長期修持的,是每個人應該珍視,挖掘並願意塑造和創造的「一個自己」。
​
「心體一技」表演研習課程,除保留過去兩屆Psychophysical表演訓練內容之外,更加強調參加者的研習精神,在應用習作中強化個人調和不同訓練內容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個工作坊,以學習、認識表演作為起點;以面向個人生命發展(表演的、生活的)為追求。透過密集,長期而專注的訓練和研究,培養具有創造力,行動力和敢於追問藝術人生和實踐自我的個人。  

​
2016年9月1日
图片


課後記錄

課堂
更多照片-課堂
​第一次展演:《靈戲》選段
更多照片-第一次展演
​最後一次展演:《Innocence原罪》選段

© 2017  馬戲班  The Circus Drama. All Rights Reserved.